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
規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
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
用。

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
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
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
益的學問。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
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
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
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
(君子聞過則喜,小人聞過則怒。)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二十四孝的黃香(香九齡),為
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搧涼,冬
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早晨
起床之後,應該先探望父母,並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
回家之後,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
安,使老人家放心。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那裡去,回家後還要當面
稟報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時起居作息(生活習
慣),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
,以免父母憂慮。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
。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
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佔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
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準備,父母所厭惡的
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壞習慣)。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
憂慮。(曾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
母親蒙受恥辱。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當父母親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親
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
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並
且做得更好,這種孝順的行為最是難能可貴。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
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並且和顏悅色,如果父母不聽規
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
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如果父母仍然不接 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
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
以免陷父母於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父母親生病時,子女應當盡心盡力的照顧,一旦病情沈
重時,更要晝夜服侍,不可以隨便離開。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父母去世之後,守孝期間(古禮三年),要常常追思、
感懷父母教養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須調整改變,
不能貪圖享受,應該戒絕酒肉。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辦理父母親的喪事要哀戚合乎禮節,不可草率馬虎,也
不可以為了面子鋪張浪費,才是真孝順。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當哥哥姊姊的要友愛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
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一家人和樂融融,父母自然歡喜
,孝道就在其中了。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與人相處不斤斤計較財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能夠
包容忍讓,多說好話,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
衝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良好的生活教育,要從小培養;不論用餐就座或行走,
都應該謙虛禮讓,長幼有序,讓年長者優先,年幼者在
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長輩有事呼喚人,應代為傳喚,如果那個人不在,自己
應該主動去詢問是什麼事?可以幫忙就幫忙,不能幫忙
時則代為轉告。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現能

稱呼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
,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路上遇見長輩,應向前問好,長輩沒有事時,即恭敬
退後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古禮:不論騎馬或乘車,路上遇見長輩均應下馬或下車
問候,並等到長者離去稍遠,約百步之後,才可以離開
。(敬老尊賢)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與長輩同處,長輩站立時,晚輩應該陪著站立,不可以
自行就坐,長輩坐定以後,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與尊長交談,聲音要柔和適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讓人聽
不清楚,也是不恰當的。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有事要到尊長面前,應快步向前,退回去時,必須稍慢
一些才合乎禮節。當長輩問話時,應當專注聆聽,眼睛
不可以東張西望,左顧右盼。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對待叔叔、伯伯等尊長,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
孝順恭敬,對待同族的兄長。(堂兄姊、表兄姊),
要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為人子應早起,把握光陰及時努力,若經常晚睡、甚至
熬夜,不但對身體健康不好,也影響白天正常的作息。
歲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

早晨起床後,務必洗臉、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
個好的開始。大小便後,一定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
習慣,才能確保健康。(防止腸病毒,要學會洗手,手
心、手背、指縫間均要仔細搓洗)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要注重服裝儀容的整齊清潔,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
釦子要扣好,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繫緊,否則容易被
絆倒,一切穿著以穩重端莊為宜。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回家後衣、帽、鞋襪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髒亂,要
用的時候才容易要找到。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份、下稱家

穿衣服需注重整潔,不必講究昂貴、名牌、華麗。穿著
應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
才是持家之道。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日常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
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飽,避免過量
,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危害健康。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飲酒有害健康,要守法,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飲酒。
成年人飲酒也不要過量,試看醉漢瘋言瘋語,醜態畢
露,惹出多少是非?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走路時步伐應當從容穩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緩;站立
時要端正有站相,須抬頭挺胸,精神飽滿,不可以彎腰
駝背,垂頭喪氣。
(立如松,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問候他人時,不論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誠恭敬,不能敷衍了
事。進門時腳不要踩在門檻上,站立時身體也不要站得歪
歪斜斜的,坐的時候不可以伸出兩腿,腿更不可以抖動,
這些都是很輕浮、傲慢的舉動,有失君子風範。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進入房間時,不論揭簾子、開門的動作都要輕一點、慢
一些,避免發出聲響。在室內行走或轉彎時,應小心不
要撞到物品的稜角,以免受傷。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拿東西時要注意,即使是拿著空的器具,也要像裡面裝
滿東西一樣,小心謹慎以防跌倒或打破。進入無人的房
間,也要像有人在一樣,不可以隨便。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張張,因為忙中容易出錯,不要
畏苦怕難而猶豫退縮,也不可以草率,隨便應付了事。

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凡是容易發生爭吵打鬥的不良場所,如賭博、色情等是非
之地,要勇於拒絕,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響。一
些邪惡下流,荒誕不經的事也要謝絕,不聽、不看,不要
好奇的去追問,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將要入門之前,應先問:「有人在嗎?」不要冒冒失失
就跑進去。進入客廳之前,應先提高聲音,讓屋內的人
,知道有人來了。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如果屋裡的人問:「是誰呀?」應該回答名字,而不是
:「我!我!」讓人無法分辨我是誰?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請求允許。如果沒
有事先徵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竊的行為。

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借來的物品,要愛惜使用,並準時歸還,以後若有急用,
再借就不難。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
,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於欺騙或花言巧語
,更不能使用!(論語: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於義,
言可復也。註:復者實踐也,約定的事情要合乎義理,才
能實踐。)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說話要恰到好處,該說
的就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立身處世應該謹言慎行,
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所謂:『詞,達而已矣!』;不
要花言巧語,好聽卻靠不住。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奸詐取巧的語言,下流骯髒的話,以及街頭無賴粗俗的
口氣,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
對事情了解得不夠清楚明白時,不可以任意傳播,以
免造成不良後果。

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不合義理的事,不要輕易答應,如果輕易允諾,會造成
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進退兩難。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講話時要口齒清晰,咬字應該清楚,慢慢講,不要太快
,更不要模糊不清。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

遇到他人來說是非,聽聽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斷,不要
受影響,不要介入是非,事不關己不必多管。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看見他人的優點或善行義舉,要立刻想到學習看齊,縱然
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漸趕上。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的行為,要反躬自省,檢討自己是
否也有這些缺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如果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失就生氣,聽到別人稱讚
自己就歡喜,那麼壞朋友就會來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
反而逐漸疏遠退卻了。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反之,如果聽到他人的稱讚,不但沒有得意忘形,反而會
自省,唯恐做得不夠好,繼續努力;當別人批評自己的缺
失時,不但不生氣,還能歡喜接受,那麼正直誠信的人,
就會漸漸喜歡和我們親近了。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無心之過稱為錯,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錯便是罪惡。

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

知錯能改,是勇者的行為,錯誤自然慢慢的減少消失,
如果為了面子,死不認錯,還要去掩飾,那就是錯上加
錯了。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只要是人,就是同類,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
相親相愛。同是天地所生萬物滋長的,應該不分你我,互
助合作,才能維持這個共生共榮的生命共同體。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
不是外表容貌。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有才能的人,處理事情的能力卓越,聲望自然不凡,然而
人們之所以欣賞佩服,是他的處事能力,而不是因為他很
會說大話。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眥

當你有能力可以服務眾人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慮
到自己,捨不得付出。對於他人的才華,應當學習欣賞讚
歎,而不是批評、嫉妒、毀謗。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不要去討好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
或者輕視他們。不要喜新厭舊,對於老朋友要珍惜,不要
貪戀新朋友或新事物。

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對於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擾他,當別人心情不好,
身心欠安的時候,不要閒言閒語干擾他,增加他的煩惱
與不安。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別人的缺點,不要去揭穿,對於他人的隱私,切忌去張揚。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讚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當對方聽到你的稱讚之後,
必定會更加勉勵行善。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張揚他人的過失或缺點,就是作了一件壞事。如果指責
批評太過分了,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朋友之間應該互相規過勸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養。
如果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有缺陷。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財物的取得與給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寧可多給別人
,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廣結善緣,與人和睦相處。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事情要加到別人身上之前(要託人做事),先要反省,
問問自己:換作是我,喜歡不喜歡,如果連自己都不喜
歡,就要立刻停止。(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
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受人恩惠要時時想著報答,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應該
寬大為懷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過去就
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處罰自己,苦惱自己!』至於
別人對我們的恩德,要感恩在心常記不忘,常思報答。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對待家中的婢女與僕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並以身
作則,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寬大更可貴。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對方難免口服心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別人才會心悅誠服
沒有怨言。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

同樣是人,善惡邪正,心智高低卻是良莠不齊。跟著潮流
走的俗人多,仁慈博愛的人少。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現,大家自然敬畏他,因為他說話
公正無私沒有隱瞞,又不討好他人。所以大家才會起敬畏
之心。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能夠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真是再好不過了,因為他
使我們的德行一天比一天進步,過錯也跟著減少。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如果不肯親近仁人君子,就會有無窮的禍害,因為不肖的
小人會趁虛而入,跑來親近我們,日積月累,我們的言行
舉止都會受影響,導致整個人生的失敗。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不能身體力行孝、悌、謹、信、汎愛眾、親仁這些本分,
一味死讀書,縱然有些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浮華不實的
習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如此讀書又有何用?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讀書學習,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見
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對的。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
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研究學問,要專一,要專精才能深入,不能這本書才開始
讀沒多久,又欣羨其他的書,想看其他的書,這樣永遠也
定不下心,必須把這本書讀完,才能讀另外一本。

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

在訂定讀書計畫的時候,不妨寬鬆一些,實際執行時,就要
加緊用功,嚴格執行,不可以懈怠偷懶,日積月累功夫深了
,原先窒礙不通,困頓疑惑之處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了。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求學當中,心裡有疑問,應隨時筆記,一有機會,就向良師
益友請教,務必確實明白它的真義。(不恥下問)

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

書房要整理清潔,牆壁要保持乾淨,讀書時,書桌上筆墨紙
等文具要放置整齊,不得凌亂,觸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條,
才能靜下心來讀書。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古人寫字使用毛筆,寫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
墨就會磨偏了,寫出來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
躁不安,心定不下來。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來。書籍課本應分類,排列整齊,
放在固定的位置,讀誦完畢須歸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雖有急事,也要把書本收好再離開,書本是智慧的結晶,
有缺損就要修補,保持完整。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不是傳述聖賢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書刊,
都應該摒棄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
志變得不健康。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不要自暴自棄,也不必憤世嫉俗,
看什麼都不順眼,應該發憤向上努力學習,聖賢境界雖高,
循序漸進,也是可以達到的。

居家_常禮舉要

(一)居家
1.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2.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3.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4.長者與物,須兩手奉接。
5.徐行後長,不疾行先長。
6.長者立不可坐,長者來必起立。
7.不在長者座前踱來踱去。
8.立不中門,過門不踐門限。
9.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腳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臥如弓。
10.同桌吃飯不另備美食獨啖。
11.不挑剔食之美惡。
12.食時不歎,不訓斥子弟。

在校_常禮舉要

(二)在校
1.升降國旗及唱國歌、校歌時,肅立示敬。
2.師長上下課時,起立致敬。
3.向師長質疑問難,必起立。
4.路遇師長,肅立道旁致敬。
5.聽講時,應端坐或直立;不支頤交股, 彎腰,翹足。
6.考試時,不交頭接耳,或左顧右盼。
7.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處世_常禮舉要

(三)處世
1.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2.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3.口為禍福之門,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
..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語;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

4.交淺不可言深,絕交不出惡聲。
5.不侮辱人,不向人開玩笑。
6.與殘疾人會面,須格外恭敬。
7.於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
8.施恩求忘,受恩必報;
..開罪於人須求解,開罪於我應加恕。
9.善人自當親近,須要久敬;惡人自當敬而遠之。
10.遇事要鎮靜,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11.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12.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1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4.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須造門請問。

聚餐_常禮舉要

(四)聚餐
1.座有次序,上座必讓長者。
2.入座後不橫肱,不伸足。
3.主先舉杯敬客,客致謝辭。
4.主人親自烹調,須向主人禮謝後食。
5.主人敬酒畢,正客須回敬主人。
6.舉箸匙,必請大家同舉。
7.用箸夾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8.箸匙不向碗盤頂心取菜取湯。
9.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攪。
10.匙有餘瀝必傾盡,方再入公食器中。
11.自己碗中之餚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12.箸匙所取餚菜,不倍於他人。
13.食勿響舌,咽勿鳴喉。
14.公食以不言為原則,須言亦應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15.咳嗽必轉身向後。
16.勿叱狗,不投骨於狗。
17.碗中不留飯粒。
18.不對人剔牙齒。
19.客食未畢,主人不先起。
20.起席,主遜言慢待,客稱謝。
21.宴畢,主人進巾進茶。

出門_常禮舉要

(五)出門
1.衣冠不求華美,惟須整潔。
2.見長者,必趨致敬。
3.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4.路上不吸煙,不嚼食物,不歌唱。
5.乘車見長者必下,見幼者亦須與之頷首為禮。
6.夜必歸家,因事不能歸時,必先告家人。
7.車馬繁雜衝區,不招呼敬禮。
8.不立在路上久談。
9.不走馬路中間,越路須先向左右看清,不可與汽車爭路。
10.行走時,步履宜穩重,並宜張胸閉口,目向前視。
11.遇婦女老弱,應儘先讓路讓座。
12.途次有人問路,須詳為指示;問路於人,須隨即稱謝。
13.一人不入古廟,兩人不看深井。
14.逢橋先下馬,過渡莫爭船。
15.在舟車上或飛機上,不探首或伸手出窗,並不得隨便涕痰。

訪人_常禮舉要

(六)訪人
1.先立外輕輕扣門,主人讓入方入。
2.入內有他客,主人為介紹,須一一為禮,辭出時亦如之。
3.入內見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須請主人另至他所述說。
4.坐談時見有他客來,即辭出。
5.坐立必正,不傾聽,不譁笑。
6.不攜一切動物上堂。
7.主人室內之信件文書,概不取看。
8.談話應答必顧望。
9.將上堂,聲必揚。
10.戶開亦開,戶闔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
11.主人欠伸,或看鐘錶,即須辭出。
12.飯及眠時不訪客。
13.晉謁長官尊長,應先鞠躬敬禮,然後就座;及退,亦然。
14.與長官尊長,及婦女行握手禮時,應俟其先行伸手,然後敬謹與握。
15.訪公教人員,必先問明其上班鐘點,不可久坐閑談。
16.訪客不遇,或留片,或寫字登留言牌。

會客_常禮舉要

(七)會客
1.見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請姓字住址。
2.及門先趨,為客啟闔。
3.每門必讓客先行。
4.入門必為客安座。
5.室內有他客,應與介紹,先介幼於長,介卑於尊,
..介近於遠,同倫則介前於後。
6.敬茶果先長後幼,先生後熟。
7.主人必下座,舉杯讓茶。
8.客去必送致敬,遠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9.遠方客專來,須備飲食寢室,導廁所,導沐浴。
10.遠方客去,必送至驛站,望車開遠,始返。

旅行_常禮舉要

(八)旅行
1.將遠行,必辭親友,祭祖辭親。
2.遠到目的地,必先拜訪有關人士。
3.歸來必謁親友,或略送土物。
4.遠行之親友辭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贈物,或宴餞。
5.遠方客來拜訪,須往答拜,或設宴接風。
6.旅人歸來拜,須詣回拜,或設宴洗塵。
7.受人之送行及餞別,達到所在地,須一一函謝。
8.人之接風或洗塵畢,須還席。
9.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
10.入國不馳,入村里必下車馬。

對眾_常禮舉要

(九)對眾
1.他人正談話,不在中間插言。
2.兩人對談,不向中間穿走。
3.不高聲喧嘩擾亂他人視聽。
4.不橫坐,不橫腿,不捫腳。
5.不隔席談話。
6.坐不掀起椅凳之後方。
7.衣帽不加於他人之衣帽上。
8.不向人噴水吐痰。
9.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噴。

饋贈_常禮舉要

(十)饋贈
1.禮尚往來,來而不往,往而不來,皆非禮也。
2.賜人不曰來取,與人不問所欲。
3.贈人物品,必謙必敬。
4.贈人物品,外必用包裹,婚喪慶壽例外。
5.平素贈物,座有他客,須避觀聽,遠來及初晤,可不避。
6.受贈先略謙辭後受,稱謝,逾日須往拜。
7.長者賜,不敢辭。

慶弔_常禮舉要

(十一)慶弔
1.參加吉禮,不談衰喪話,不戚容,不啼泣。
2.居喪不參加吉禮,只送儀物。
3.喪服不入公門,不觀吉禮。
4.賀婚在眾賓前,辭不諧謔。
5.臨喪不笑。
6.里有殯,不巷歌。
7.飯於喪家,酒不赭顏。
8.佩會葬徽章者,禮終即卸去,不佩帶他往。

稱呼_常禮舉要

(十二)稱呼
1.初見面之人問姓,曰貴姓,問名,曰台甫
自說姓曰敝姓某,說名曰草字某某。
2.有親戚世交者,應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稱。普通稱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稱曰弟。老者長者,稱曰老先生,自稱曰後學,或稱自名。
3.稱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稱自父母,曰家嚴,曰家慈。見朋友之父,稱老伯,母稱伯母,自稱晚或姪。
4.稱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稱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見人之祖父祖母,稱太老伯,太伯母。自稱己名即可。
5.稱人之兄弟,曰令兄,曰令弟。向人稱自兄弟,曰家兄舍弟。稱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稱自姊妹,曰家姊舍妹。見人之兄弟,稱幾先生,或幾兄,自稱小弟。見人之姊妹,統稱幾姐,稱自曰小弟。(書款則稱侍)
6.稱人之妻,曰令正或尊夫人,向人稱自妻,曰拙荊或賤內。見人之妻稱嫂,自稱己名。(女子可自稱妹)
7.女子稱人之夫,曰尊府某先生,向人稱自夫,曰外子。見人之夫稱某先生,自以避免稱呼為佳,如必要時,只稱本人即可。
8.稱人之子,曰令郎或公子,稱人女曰令愛,或女公子。向人稱自子,曰小兒,女曰小女。見人子稱世兄,自稱弟,稱女曰世姐,自不稱。
9.稱人之孫及孫女,曰令孫曰令女孫。向人稱自孫,及女孫,曰小孫,曰小女孫。見人之孫及女孫,稱幾公子幾小姐。
10.稱人或稱自之已故上輩,統加一先字。如稱人之故父母,曰令先尊令太夫人;稱自之故父母,曰先嚴先慈之類。稱人已故下輩不必另加字,只云「以前某兄」即可,稱自故下輩,但加一亡字,或云「以前某某」亦可。
11.稱人之姑丈姑母,曰令姑丈令姑母。向人稱自姑丈姑母,曰家姑丈姑母。見人之姑丈姑母,稱老先生老太太;交厚者,可稱老伯及老伯母。
12.稱人之舅父舅母,曰令母舅令舅母。向人稱自舅父舅母,曰家母舅家舅母。見人之舅父舅母,稱謂仿前。
13.稱人之岳父岳母,曰令岳令岳母。向人稱岳父母,曰家岳家岳母。見人之岳父母,稱謂仿前。
14.稱人之內姪,曰令內姪。稱人之甥,曰令甥。稱人之婿,曰令婿。向人稱自內姪,甥,婿,曰敝內姪,曰舍甥,曰小婿。
15.稱人之親友,曰令親曰貴友。向人稱自親友,曰舍親敝友
16.稱人之師,曰令師,生曰令高足。向人稱自師,曰敝業師。稱自生曰敝徒。自稱師,曰夫子或吾師。稱自曰受業,或曰門生。
17.稱人之長官,曰貴某長(院部廳局等)。稱人之屬員,曰貴部下或貴屬。向人稱自長官,曰敝某長,稱自屬員,曰敝同事或敝屬,稱其某姓某職亦可。
18.稱人之主人,曰貴上,稱人之僕,曰尊紀。向人稱自主人,曰敝上;稱自僕,曰小价。

千字文__注音

天地玄黃,(ㄊㄧㄢ)(ㄉㄧˋ)(ㄒㄩㄢˊ)(ㄏㄨㄤˊ)
宇宙洪荒.(ㄩˇ)(ㄓㄡˋ)(ㄏㄨㄥˊ)(ㄏㄨㄤ)
日月盈昃,(ㄖˋ)(ㄩㄝˋ)(ㄧㄥˊ)(ㄗㄜˋ)
辰宿列張.(ㄔㄣˊ)(ㄒㄧㄡˋ)(ㄌㄧㄝˋ)(ㄓㄤ)
寒來暑往,(ㄏㄢˊ)(ㄌㄞˊ)(ㄕㄨˇ)(ㄨㄤˇ)
秋收冬藏.(ㄑㄧㄡ)(ㄕㄡ)(ㄉㄨㄥ)(ㄘㄤˊ)
閏餘成歲,(ㄖㄨㄣˋ)(ㄩˊ)(ㄔㄥˊ)(ㄙㄨㄟˋ)
律呂調陽.(ㄌㄩˋ)(ㄌㄩˇ)(ㄊㄧㄠˊ)(ㄧㄤˊ)
雲騰致雨,(ㄩㄣˊ)(ㄊㄥˊ)(ㄓˋ)(ㄩˇ)
露結為霜.(ㄌㄨˋ)(ㄐㄧㄝˊ)(ㄨㄟˋ)(ㄕㄨㄤ)
金生麗水,(ㄐㄧㄣ)(ㄕㄥ)(ㄌㄧˋ)(ㄕㄨㄟˇ)
玉出崑崗.(ㄩˋ)(ㄔㄨ)(ㄎㄨㄣ)(ㄍㄤ)
劍號巨闕,(ㄐㄧㄢˋ)(ㄏㄠˋ)(ㄐㄩˋ)(ㄑㄩㄝˋ)
珠稱夜光.(ㄓㄨ)(ㄔㄥ)(ㄧㄝˋ)(ㄍㄨㄤ)
果珍李柰,(ㄍㄨㄛˇ)(ㄓㄣ)(ㄌㄧˇ)(ㄋㄞˋ)
菜重芥薑.(ㄘㄞˋ)(ㄓㄨㄥˋ)(ㄐㄧㄝˋ)(ㄐㄧㄤ)
海鹹河淡,(ㄏㄞˇ)(ㄒㄧㄢˊ)(ㄏㄜˊ)(ㄉㄢˋ)
鱗潛羽翔.(ㄌㄧㄣˊ)(ㄑㄧㄢˊ)(ㄩˇ)(ㄒㄧㄤˊ)
龍師火帝,(ㄌㄨㄥˊ)(ㄕ)(ㄏㄨㄛˇ)(ㄉㄧˋ)
鳥官人皇.(ㄋㄧㄠˇ)(ㄍㄨㄢ)(ㄖㄣˊ)(ㄏㄨㄤˊ)
始制文字,(ㄕˇ)(ㄓˋ)(ㄨㄣˊ)(ㄗˋ)
乃服衣裳.(ㄋㄞˇ)(ㄈㄨˊ)(ㄧ)(ㄕㄤ˙)
推位讓國,(ㄊㄨㄟ)(ㄨㄟˋ)(ㄖㄤˋ)(ㄍㄨㄛˊ)
有虞陶唐.(ㄧㄡˇ)(ㄩˊ)(ㄊㄠˊ)(ㄊㄤˊ)
弔民伐罪(ㄉㄧㄠˋ)(ㄇㄧㄣˊ)(ㄈㄚˊ)(ㄗㄨㄟˋ)
周發商湯(ㄓㄡ)(ㄈㄚ)(ㄕㄤ)(ㄊㄤ)
坐朝問道(ㄗㄨㄛˋ)(ㄔㄠˊ)(ㄨㄣˋ)(ㄉㄠˋ)
垂拱平章(ㄔㄨㄟˊ)(ㄍㄨㄥˇ)(ㄆㄧㄥˊ)(ㄓㄤ)
愛育黎首(ㄞˋ)(ㄩˋ)(ㄌㄧˊ)(ㄕㄡˇ)
臣伏戎羌(ㄔㄣˊ)(ㄈㄨˊ)(ㄖㄨㄥˊ)(ㄑㄧㄤ)
遐邇壹體 (ㄒㄧㄚˊ)(ㄦˇ)(ㄧ)(ㄊㄧˇ)
率賓歸王(ㄕㄨㄞˋ)(ㄅㄧㄣ)(ㄍㄨㄟ)(ㄨㄤˊ)
鳴鳳在竹(ㄇㄧㄥˊ)(ㄈㄥˋ)(ㄗㄞˋ)(ㄓㄨˊ)
白駒食場(ㄅㄞˊ)(ㄐㄩ)(ㄕˊ)(ㄔㄤˊ)
化被草木(ㄏㄨㄚˋ)(ㄅㄟˋ)(ㄘㄠˇ)(ㄇㄨˋ)
賴及萬方(ㄌㄞˋ)(ㄐㄧˊ)(ㄨㄢˋ)(ㄈㄤ)
蓋此身髮(ㄍㄞˋ)(ㄘˇ)(ㄕㄣ)(ㄈㄚˇ)
四大五常(ㄙˋ)(ㄉㄚˋ)(ㄨˇ)(ㄔㄤˊ)
恭惟鞠養(ㄍㄨㄥ)(ㄨㄟˊ)(ㄐㄩˊ)(ㄧㄤˋ)
豈敢毀傷(ㄑㄧˇ)(ㄍㄢˇ)(ㄏㄨㄟˇ)(ㄕㄤ)
女慕貞烈(ㄋㄩˇ)(ㄇㄨˋ)(ㄓㄣ)(ㄌㄧㄝˋ)
男效才良(ㄋㄢˊ)(ㄒㄧㄠˋ)(ㄘㄞˊ)(ㄌㄧㄤˊ)
知過必改(ㄓ)(ㄍㄨㄛˋ)(ㄅㄧˋ)(ㄍㄞˇ)
得能莫忘(ㄉㄜˊ)(ㄋㄥˊ)(ㄇㄛˋ)(ㄨㄤˋ)
罔談彼短(ㄨㄤˇ)(ㄊㄢˊ)(ㄅㄧˇ)(ㄉㄨㄢˇ)
靡恃己長(ㄇㄧˇ)(ㄕˋ)(ㄐㄧˇ)(ㄔㄤˊ)
信使可復(ㄒㄧㄣˋ)(ㄕˇ)(ㄎㄜˇ)(ㄈㄨˋ)
器欲難量(ㄑㄧˋ)(ㄩˋ)(ㄋㄢˊ)(ㄌㄧㄤˊ)
墨悲絲染(ㄇㄛˋ)(ㄅㄟ)(ㄙ)(ㄖㄢˇ)
詩讚羔羊(ㄕ)(ㄗㄢˋ)(ㄍㄠ)(ㄧㄤˊ)
景行惟賢(ㄐㄧㄥˇ)(ㄒㄧㄥˋ)(ㄨㄟˊ)(ㄒㄧㄢˊ)
克念作聖(ㄎㄜˋ)(ㄋㄧㄢˋ)(ㄗㄨㄛˋ)(ㄕㄥˋ)
德建名立(ㄉㄜˊ)(ㄐㄧㄢˋ)(ㄇㄧㄥˊ)(ㄌㄧˋ)
形端表正(ㄒㄧㄥˊ)(ㄉㄨㄢ)(ㄅㄧㄠˇ)(ㄓㄥˋ)
空谷傳聲(ㄎㄨㄥ)(ㄍㄨˇ)(ㄔㄨㄢˊ)(ㄕㄥ)
虛堂習聽(ㄒㄩ)(ㄊㄤˊ)(ㄒㄧˊ)(ㄊㄧㄥ)
禍因惡積(ㄏㄨㄛˋ)(ㄧㄣ)(ㄜˋ)(ㄐㄧ)
福緣善慶(ㄈㄨˊ)(ㄩㄢˊ)(ㄕㄢˋ)(ㄑㄧㄥˋ)
尺璧非寶(ㄔˇ)(ㄅㄧˋ)(ㄈㄟ)(ㄅㄠˇ)
寸陰是競(ㄘㄨㄣˋ)(ㄧㄣ)(ㄕˋ)(ㄐㄧㄥˋ)
資父事君(ㄗ)(ㄈㄨˋ)(ㄕˋ)(ㄐㄩㄣ)
曰嚴與敬(ㄩㄝ)(ㄧㄢˊ)(ㄩˇ)(ㄐㄧㄥˋ)
孝當竭力(ㄒㄧㄠˋ)(ㄉㄤ)(ㄐㄧㄝˊ)(ㄌㄧˋ)
忠則盡命(ㄓㄨㄥ)(ㄗㄜˊ)(ㄐㄧㄣˋ)(ㄇㄧㄥˋ)
臨深履薄(ㄌㄧㄣˊ)(ㄕㄣ)(ㄌㄩˇ)(ㄅㄛˊ)
夙興溫凊(ㄙㄨˋ)(ㄒㄧㄥ)(ㄨㄣ)(ㄐㄧㄥˋ)
似蘭斯馨(ㄙˋ)(ㄌㄢˊ)(ㄙ)(ㄒㄧㄣ)
如松之盛(ㄖㄨˊ)(ㄙㄨㄥ)(ㄓ)(ㄕㄥˋ)
川流不息(ㄔㄨㄢ)(ㄌㄧㄡˊ)(ㄅㄨˋ)(ㄒㄧˊ)
淵澄取映(ㄩㄢ)(ㄔㄥˊ)(ㄑㄩˇ)(ㄧㄥˋ)
容止若思(ㄖㄨㄥˊ)(ㄓˇ)(ㄖㄨㄛˋ)(ㄙ)
言辭安定(ㄧㄢˊ)(ㄘˊ)(ㄢ)(ㄉㄧㄥˋ)
篤初誠美(ㄉㄨˇ)(ㄔㄨ)(ㄔㄥˊ)(ㄇㄟˇ)
慎終宜令(ㄕㄣˋ)(ㄓㄨㄥ)(ㄧˊ)(ㄌㄧㄥˋ)
榮業所基(ㄖㄨㄥˊ)(ㄧㄝˋ)(ㄙㄨㄛˇ)(ㄐㄧ)
籍甚無竟(ㄐㄧˊ)(ㄕㄣˋ)(ㄨˊ)(ㄐㄧㄥˋ)
學優登仕(ㄒㄩㄝˊ)(ㄧㄡ)(ㄉㄥ)(ㄕˋ)
攝職從政(ㄕㄜˋ)(ㄓˊ)(ㄘㄨㄥˊ)(ㄓㄥˋ)
存以甘棠(ㄘㄨㄣˊ)(ㄧˇ)(ㄍㄢ)(ㄊㄤˊ)
去而益詠(ㄑㄩˋ)(ㄦˊ)(ㄧˋ)(ㄩㄥˇ)
樂殊貴賤(ㄩㄝˋ)(ㄕㄨ)(ㄍㄨㄟˋ)(ㄐㄧㄢˋ)
禮別尊卑(ㄌㄧˇ)(ㄅㄧㄝˊ)(ㄗㄨㄣ)(ㄅㄟ)
上和下睦(ㄕㄤˋ)(ㄏㄜˊ)(ㄒㄧㄚˋ)(ㄇㄨˋ)
夫唱婦隨(ㄈㄨ)(ㄔㄤˋ)(ㄈㄨˋ)(ㄙㄨㄟˊ)
外受傅訓(ㄨㄞˋ)(ㄕㄡˋ)(ㄈㄨˋ)(ㄒㄩㄣˋ)
入奉母儀(ㄖㄨˋ)(ㄈㄥˋ)(ㄇㄨˇ)(ㄧˊ)
諸姑伯叔(ㄓㄨ)(ㄍㄨ)(ㄅㄛˊ)(ㄕㄨˊ)
猶子比兒(ㄧㄡˊ)(ㄗˇ)(ㄅㄧˇ)(ㄦˊ)
孔懷兄弟(ㄎㄨㄥˇ)(ㄏㄨㄞˊ)(ㄒㄩㄥ)(ㄉㄧˋ)
同氣連枝(ㄊㄨㄥˊ)(ㄑㄧˋ)(ㄌㄧㄢˊ)(ㄓ)
交友投分(ㄐㄧㄠ)(ㄧㄡˇ)(ㄊㄡˊ)(ㄈㄣˋ)
切磨箴規(ㄑㄧㄝˋ)(ㄇㄛˊ)(ㄓㄣ)(ㄍㄨㄟ)
仁慈隱惻(ㄖㄣˊ)(ㄘˊ)(ㄧㄣˇ)(ㄘㄜˋ)
造次弗離(ㄗㄠˋ)(ㄘˋ)(ㄈㄨˊ)(ㄌㄧˊ)
節義廉退(ㄐㄧㄝˊ)(ㄧˋ)(ㄌㄧㄢˊ)(ㄊㄨㄟˋ)
顛沛匪虧(ㄉㄧㄢ)(ㄆㄟˋ)(ㄈㄟˇ)(ㄎㄨㄟ)
性靜情逸(ㄒㄧㄥˋ)(ㄐㄧㄥˋ)(ㄑㄧㄥˊ)(ㄧˋ)
心動神疲(ㄒㄧㄣ)(ㄉㄨㄥˋ)(ㄕㄣˊ)(ㄆㄧˊ)
守真志滿(ㄕㄡˇ)(ㄓㄣ)(ㄓˋ)(ㄇㄢˇ)
逐物意移(ㄓㄨˊ)(ㄨˋ)(ㄧˋ)(ㄧˊ)
堅持雅操(ㄐㄧㄢ)(ㄔˊ)(ㄧㄚˇ)(ㄘㄠ)
好爵自縻(ㄏㄠˇ)(ㄐㄩㄝˊ)(ㄗˋ)(ㄇㄧˊ)
都邑華夏(ㄉㄨ)(ㄧˋ)(ㄏㄨㄚˊ)(ㄒㄧㄚˋ)
東西二京(ㄉㄨㄥ)(ㄒㄧ)(ㄦˋ)(ㄐㄧㄥ)
背邙面洛(ㄅㄟ)(ㄇㄤˊ)(ㄇㄧㄢˋ)(ㄌㄨㄛˋ)
浮渭據涇(ㄈㄨˊ)(ㄨㄟˋ)(ㄐㄩˋ)(ㄐㄧㄥ)
宮殿盤鬱(ㄍㄨㄥ)(ㄉㄧㄢˋ)(ㄆㄢˊ)(ㄩˋ)
樓觀飛驚(ㄌㄡˊ)(ㄍㄨㄢˋ)(ㄈㄟ)(ㄐㄧㄥ)
圖寫禽獸(ㄊㄨˊ)(ㄒㄧㄝˇ)(ㄑㄧㄣˊ)(ㄕㄡˋ)
畫彩仙靈(ㄏㄨㄚˋ)(ㄘㄞˇ)(ㄒㄧㄢ)(ㄌㄧㄥˊ)
丙舍傍啟(ㄅㄧㄥˇ)(ㄕㄜˋ)(ㄆㄤˊ)(ㄑㄧˇ)
甲帳對楹(ㄐㄧㄚˇ)(ㄓㄤˋ)(ㄉㄨㄟˋ)(ㄧㄥˊ)
肆筵設席(ㄙˋ)(ㄧㄢˊ)(ㄕㄜˋ)(ㄒㄧˊ)
鼓瑟吹笙(ㄍㄨˇ)(ㄙㄜˋ)(ㄔㄨㄟ)(ㄕㄥ)
陞階納陛(ㄕㄥ)(ㄐㄧㄝ)(ㄋㄚˋ)(ㄅㄧˋ)
弁轉疑星(ㄅㄧㄢˋ)(ㄓㄨㄢˇ)(ㄧˊ)(ㄒㄧㄥ)
右通廣內,(ㄧㄡˋ)(ㄊㄨㄥ)(ㄍㄨㄤˇ)(ㄋㄟˋ)
左達承明.(ㄗㄨㄛˇ)(ㄉㄚˊ)(ㄔㄥˊ)(ㄇㄧㄥˊ)
既集墳典,(ㄐㄧˋ)(ㄐㄧˊ)(ㄈㄣˊ)(ㄉㄧㄢˇ)
亦聚群英.(ㄧˋ)(ㄐㄩˋ)(ㄑㄩㄣˊ)(ㄧㄥ)
杜稿鍾棣,(ㄉㄨˋ)(ㄍㄠˇ)(ㄓㄨㄥ)(ㄌㄧˋ)
漆書壁經.(ㄑㄧ)(ㄕㄨ)(ㄅㄧˋ)(ㄐㄧㄥ)
府羅將相,(ㄈㄨˇ)(ㄌㄨㄛˊ)(ㄐㄧㄤˋ)(ㄒㄧㄤˋ)
路俠槐卿.(ㄌㄨˋ)(ㄒㄧㄚˊ)(ㄏㄨㄞˊ)(ㄑㄧㄥ)
戶封八縣,(ㄏㄨˋ)(ㄈㄥ)(ㄅㄚ)(ㄒㄧㄢˋ)
家給千兵.(ㄐㄧㄚ)(ㄐㄧˇ)(ㄑㄧㄢ)(ㄅㄧㄥ)
高冠陪輦,(ㄍㄠ)(ㄍㄨㄢ)(ㄆㄟˊ)(ㄋㄧㄢˇ)
驅轂振纓.(ㄑㄩ)(ㄍㄨˇ)(ㄓㄣˋ)(ㄧㄥ)
世祿侈富,(ㄕˋ)(ㄌㄨˋ)(ㄔˇ)(ㄈㄨˋ)
車駕肥輕.(ㄐㄩ)(ㄐㄧㄚˋ)(ㄈㄟˊ)(ㄑㄧㄥ)
策功茂實,(ㄘㄜˋ)(ㄍㄨㄥ)(ㄇㄠˋ)(ㄕˊ)
勒碑刻銘.(ㄌㄜˋ)(ㄅㄟ)(ㄎㄜˋ)(ㄇㄧㄥˊ)
磻溪伊尹,(ㄆㄢˊ)(ㄒㄧ)(ㄧ)(ㄧㄣˇ)
佐時阿衡.(ㄗㄨㄛˇ)(ㄕˊ)(ㄜ)(ㄏㄥˊ)
奄宅曲阜,(ㄧㄢˇ)(ㄓㄜˋ)(ㄑㄩ)(ㄈㄨˋ)
微旦孰營.(ㄨㄟˊ)(ㄉㄢˋ)(ㄕㄨˊ)(ㄧㄥˊ)
桓公匡合,(ㄏㄨㄢˊ)(ㄍㄨㄥ)(ㄎㄨㄤ)(ㄏㄜˊ)
濟弱扶傾.(ㄐㄧˋ)(ㄖㄨㄛˋ)(ㄈㄨˊ)(ㄑㄧㄥ)
綺迴漢惠,(ㄑㄧˇ)(ㄏㄨㄟˊ)(ㄏㄢˋ)(ㄏㄨㄟˋ)
說感武丁.(ㄩㄝˋ)(ㄍㄢˇ)(ㄨˇ)(ㄉㄧㄥ)
俊刈密勿,(ㄐㄩㄣˋ)(ㄧˋ)(ㄇㄧˋ)(ㄨˋ)
多士寔寧.(ㄉㄨㄛ)(ㄕˋ)(ㄕˊ)(ㄋㄧㄥˊ)
晉楚更霸,(ㄐㄧㄣˋ)(ㄔㄨˇ)(ㄍㄥ)(ㄅㄚˋ)
趙魏困橫.(ㄓㄠˋ)(ㄨㄟˋ)(ㄎㄨㄣˋ)(ㄏㄥˊ)
假途滅虢,(ㄐㄧㄚˇ)(ㄊㄨˊ)(ㄇㄧㄝˋ)(ㄍㄨㄛˊ)
踐土會盟.(ㄐㄧㄢˋ)(ㄊㄨˇ)(ㄏㄨㄟˋ)(ㄇㄥˊ)
何遵約法,(ㄏㄜˊ)(ㄗㄨㄣ)(ㄩㄝ)(ㄈㄚˇ)
韓弊煩刑.(ㄏㄢˊ)(ㄅㄧˋ)(ㄈㄢˊ)(ㄒㄧㄥˊ)
起翦頗牧,(ㄑㄧˇ)(ㄐㄧㄢˇ)(ㄆㄛ)(ㄇㄨˋ)
用軍最精.(ㄩㄥˋ)(ㄐㄩㄣ)(ㄗㄨㄟˋ)(ㄐㄧㄥ)
宣威沙漠,(ㄒㄩㄢ)(ㄨㄟ)(ㄕㄚ)(ㄇㄛˋ)
馳譽丹青.(ㄔˊ)(ㄩˋ)(ㄉㄢ)(ㄑㄧㄥ)
九州禹跡,(ㄐㄧㄡˇ)(ㄓㄡ)(ㄩˇ)(ㄐㄧ)
百郡秦并.(ㄅㄛˊ)(ㄐㄩㄣˋ)(ㄑㄧㄣˊ)(ㄅㄧㄥˋ)
嶽宗泰岱,(ㄩㄝˋ)(ㄗㄨㄥ)(ㄊㄞˋ)(ㄉㄞˋ)
禪主云亭.(ㄕㄢˋ)(ㄓㄨˇ)(ㄩㄣˊ)(ㄊㄧㄥˊ)
雁門紫塞,(ㄧㄢˋ)(ㄇㄣˊ)(ㄗˇ)(ㄙㄞˋ)
雞田赤城.(ㄐㄧ)(ㄊㄧㄢˊ)(ㄔˋ)(ㄔㄥˊ)
昆池碣石,(ㄎㄨㄣ)(ㄔˊ)(ㄐㄧㄝˊ)(ㄕˊ)
鉅野洞庭.(ㄐㄩˋ)(ㄧㄝˇ)(ㄉㄨㄥˋ)(ㄊㄧㄥˊ)
曠遠綿邈,(ㄎㄨㄤˋ)(ㄩㄢˇ)(ㄇㄧㄢˊ)(ㄇㄧㄠˇ)
巖岫杳冥.(ㄧㄢˊ)(ㄒㄧㄡˋ)(ㄧㄠˇ)(ㄇㄧㄥˊ)
治本於農,(ㄓˋ)(ㄅㄣˇ)(ㄩˊ)(ㄋㄨㄥˊ)
務茲稼穡.(ㄨˋ)(ㄗ)(ㄐㄧㄚˋ)(ㄙㄜˋ)
俶載南畝,(ㄔㄨˋ)(ㄗㄞˋ)(ㄋㄢˊ)(ㄇㄨˇ)
我藝黍稷.(ㄨㄛˇ)(ㄧˋ)(ㄕㄨˇ)(ㄐㄧˋ)
稅熟貢新,(ㄕㄨㄟˋ)(ㄕㄨˊ)(ㄍㄨㄥˋ)(ㄒㄧㄣ)
勸賞黜陟.(ㄑㄩㄢˋ)(ㄕㄤˇ)(ㄔㄨˋ)(ㄓˋ)
孟軻敦素,(ㄇㄥˋ)(ㄎㄜ)(ㄉㄨㄣ)(ㄙㄨˋ)
史魚秉直.(ㄕˇ)(ㄩˊ)(ㄅㄧㄥˇ)(ㄓˊ)
庶幾中庸,(ㄕㄨˋ)(ㄐㄧ)(ㄓㄨㄥ)(ㄩㄥ)
勞謙謹敕.(ㄌㄠˊ)(ㄑㄧㄢ)(ㄐㄧㄣˇ)(ㄔˋ)
聆音察理,(ㄌㄧㄥˊ)(ㄧㄣ)(ㄔㄚˊ)(ㄌㄧˇ)
鑒貌辨色.(ㄐㄧㄢˋ)(ㄇㄠˋ)(ㄅㄧㄢˋ)(ㄙㄜˋ)
貽厥嘉猷,(ㄧˊ)(ㄐㄩㄝˊ)(ㄐㄧㄚ)(ㄧㄡˊ)
勉其祗植.(ㄇㄧㄢˇ)(ㄑㄧˊ)(ㄓ)(ㄓˊ)
省躬譏誡,(ㄒㄧㄥˇ)(ㄍㄨㄥ)(ㄐㄧ)(ㄐㄧㄝˋ)
寵增抗極.(ㄔㄨㄥˇ)(ㄗㄥ)(ㄎㄤˋ)(ㄐㄧˊ)
殆辱近恥,(ㄉㄞˋ)(ㄖㄨˇ)(ㄐㄧㄣˋ)(ㄔˇ)
林皋幸即.(ㄌㄧㄣˊ)(ㄍㄠ)(ㄒㄧㄥˋ)(ㄐㄧˊ)
兩疏見機,(ㄌㄧㄤˇ)(ㄕㄨ)(ㄐㄧㄢˋ)(ㄐㄧ)
解組誰逼.(ㄐㄧㄝˇ)(ㄗㄨˇ)(ㄕㄟˊ)(ㄅㄧ)
索居閑處,(ㄙㄨㄛˇ)(ㄐㄩ)(ㄒㄧㄢˊ)(ㄔㄨˋ)
沉默寂寥.(ㄔㄣˊ)(ㄇㄛˋ)(ㄐㄧˊ)(ㄌㄧㄠˊ)
求古尋論,(ㄑㄧㄡˊ)(ㄍㄨˇ)(ㄒㄩㄣˊ)(ㄌㄨㄣˋ)
散慮逍遙.(ㄙㄢˋ)(ㄌㄩˋ)(ㄒㄧㄠ)(ㄧㄠˊ)
欣奏累遣,(ㄒㄧㄣ)(ㄗㄡˋ)(ㄌㄟˋ)(ㄑㄧㄢˇ)
慼謝歡招.(ㄑㄧ)(ㄒㄧㄝˋ)(ㄏㄨㄢ)(ㄓㄠ)
渠荷的歷,(ㄑㄩˊ)(ㄏㄜˊ)(ㄉㄧˋ)(ㄌㄧˋ)
園莽抽條.(ㄩㄢˊ)(ㄇㄤˇ)(ㄔㄡ)(ㄊㄧㄠˊ)
枇杷晚翠,(ㄆㄧˊ)(ㄆㄚˊ)(ㄨㄢˇ)(ㄘㄨㄟˋ)
梧桐早凋.(ㄨˊ)(ㄊㄨㄥˊ)(ㄗㄠˇ)(ㄉㄧㄠ)
陳根委翳,(ㄔㄣˊ)(ㄍㄣ)(ㄨㄟˇ)(ㄧˋ)
落葉飄颻.(ㄌㄨㄛˋ)(ㄧㄝˋ)(ㄆㄧㄠ)(ㄧㄠˊ)
游鯤獨運,(ㄧㄡˊ)(ㄎㄨㄣ)(ㄉㄨˊ)(ㄩㄣˋ)
凌摩絳霄.(ㄌㄧㄥˊ)(ㄇㄛˊ)(ㄐㄧㄤˋ)(ㄒㄧㄠ)
耽讀翫市,(ㄉㄢ)(ㄉㄨˊ)(ㄨㄢˋ)(ㄕˋ)
寓目囊箱.(ㄩˋ)(ㄇㄨˋ)(ㄋㄤˊ)(ㄒㄧㄤ)
易輶攸畏,(ㄧˋ)(ㄧㄡˊ)(ㄧㄡ)(ㄨㄟˋ)
屬耳垣牆.(ㄓㄨˇ)(ㄦˇ)(ㄩㄢˊ)(ㄑㄧㄤˊ)
具膳餐飯,(ㄐㄩˋ)(ㄕㄢˋ)(ㄘㄢ)(ㄈㄢˋ)
適口充腸.(ㄕˋ)(ㄎㄡˇ)(ㄔㄨㄥ)(ㄔㄤˊ)
飽飫烹宰,(ㄅㄠˇ)(ㄩˋ)(ㄆㄥ)(ㄗㄞˇ)
飢厭糟糠.(ㄐㄧ)(ㄧㄢˋ)(ㄗㄠ)(ㄎㄤ)
親戚故舊,(ㄑㄧㄣ)(ㄑㄧ)(ㄍㄨˋ)(ㄐㄧㄡˋ)
老少異糧.(ㄌㄠˇ)(ㄕㄠˋ)(ㄧˋ)(ㄌㄧㄤˊ)
妾御績紡,(ㄑㄧㄝˋ)(ㄩˋ)(ㄐㄧ)(ㄈㄤˇ)
侍巾帷房.(ㄕˋ)(ㄐㄧㄣ)(ㄨㄟˊ)(ㄈㄤˊ)
紈扇圓潔,(ㄨㄢˊ)(ㄕㄢˋ)(ㄩㄢˊ)(ㄐㄧㄝˊ)
銀燭煒煌.(ㄧㄣˊ)(ㄓㄨˊ)(ㄨㄟˇ)(ㄏㄨㄤˊ)
晝眠夕寐,(ㄓㄡˋ)(ㄇㄧㄢˊ)(ㄒㄧˋ)(ㄇㄟˋ)
藍筍象床.(ㄌㄢˊ)(ㄙㄨㄣˇ)(ㄒㄧㄤˋ)(ㄔㄨㄤˊ)
弦歌酒讌,(ㄒㄧㄢˊ)(ㄍㄜ)(ㄐㄧㄡˇ)(ㄧㄢˋ)
接杯舉觴.(ㄐㄧㄝ)(ㄅㄟ)(ㄐㄩˇ)(ㄕㄤ)
矯手頓足,(ㄐㄧㄠˇ)(ㄕㄡˇ)(ㄉㄨㄣˋ)(ㄗㄨˊ)
悅豫且康.(ㄩㄝˋ)(ㄩˋ)(ㄑㄧㄝˇ)(ㄎㄤ)
嫡後嗣續,(ㄉㄧˊ)(ㄏㄡˋ)(ㄙˋ)(ㄒㄩˋ)
祭祀蒸嘗.(ㄐㄧˋ)(ㄙˋ)(ㄓㄥ)(ㄔㄤˊ)
稽顙再拜,(ㄑㄧˇ)(ㄙㄤˇ)(ㄗㄞˋ)(ㄅㄞˋ)
悚懼恐惶.(ㄙㄨㄥˇ)(ㄐㄩˋ)(ㄎㄨㄥˇ)(ㄏㄨㄤˊ)
牋牒簡要,(ㄐㄧㄢ)(ㄉㄧㄝˊ)(ㄐㄧㄢˇ)(ㄧㄠˋ)
顧答審詳.(ㄍㄨˋ)(ㄉㄚˊ)(ㄕㄣˇ)(ㄒㄧㄤˊ)
骸垢想浴,(ㄏㄞˊ)(ㄍㄡˋ)(ㄒㄧㄤˇ)(ㄩˋ)
執熱願涼.(ㄓˊ)(ㄖㄜˋ)(ㄩㄢˋ)(ㄌㄧㄤˊ)
驢騾犢特,(ㄌㄩˊ)(ㄌㄨㄛˊ)(ㄉㄨˊ)(ㄊㄜˋ)
駭躍超驤.(ㄏㄞˋ)(ㄩㄝˋ)(ㄔㄠ)(ㄒㄧㄤ)
誅斬賊盜,(ㄓㄨ)(ㄓㄢˇ)(ㄗㄟˊ)(ㄉㄠˋ)
捕獲叛亡.(ㄅㄨˇ)(ㄏㄨㄛˋ)(ㄆㄢˋ)(ㄨㄤˊ)
布射遼丸,(ㄅㄨˋ)(ㄕㄜˋ)(ㄌㄧㄠˊ)(ㄨㄢˊ)
嵇琴阮嘯.(ㄐㄧ)(ㄑㄧㄣˊ)(ㄖㄨㄢˇ)(ㄒㄧㄠˋ)
恬筆倫紙,(ㄊㄧㄢˊ)(ㄅㄧˇ)(ㄌㄨㄣˊ)(ㄓˇ)
鈞巧任釣.(ㄐㄩㄣ)(ㄑㄧㄠˇ)(ㄖㄣˊ)(ㄉㄧㄠˋ)
釋紛利俗,(ㄕˋ)(ㄈㄣ)(ㄌㄧˋ)(ㄙㄨˊ)
並皆佳妙.(ㄅㄧㄥˋ)(ㄐㄧㄝ)(ㄐㄧㄚ)(ㄇㄧㄠˋ)
毛施淑姿,(ㄇㄠˊ)(ㄕ)(ㄕㄨˊ)(ㄗ)
工顰妍笑.(ㄍㄨㄥ)(ㄆㄧㄣˊ)(ㄧㄢˊ)(ㄒㄧㄠˋ)
年矢每催,(ㄋㄧㄢˊ)(ㄕˇ)(ㄇㄟˇ)(ㄘㄨㄟ)
曦暉朗曜.(ㄒㄧ)(ㄏㄨㄟ)(ㄌㄤˇ)(ㄧㄠˋ)
璇璣懸斡,(ㄒㄩㄢˊ)(ㄐㄧ)(ㄒㄩㄢˊ)(ㄨㄛˋ)
晦魄環照.(ㄏㄨㄟˋ)(ㄆㄛˋ)(ㄏㄨㄢˊ)(ㄓㄠˋ)
指薪修祜,(ㄓˇ)(ㄒㄧㄣ)(ㄒㄧㄡ)(ㄏㄨˋ)
永綏吉劭.(ㄩㄥˇ)(ㄙㄨㄟ)(ㄐㄧˊ)(ㄕㄠˋ)
矩步引領,(ㄐㄩˇ)(ㄅㄨˋ)(ㄧㄣˇ)(ㄌㄧㄥˇ)
府仰廊廟.(ㄈㄨˇ)(ㄧㄤˇ)(ㄌㄤˊ)(ㄇㄧㄠˋ)
束帶矜莊,(ㄕㄨˋ)(ㄉㄞˋ)(ㄐㄧㄣ)(ㄓㄨㄤ)
徘徊瞻眺.(ㄆㄞˊ)(ㄏㄨㄞˊ)(ㄓㄢ)(ㄊㄧㄠˋ)
孤陋寡聞,(ㄍㄨ)(ㄌㄡˋ)(ㄍㄨㄚˇ)(ㄨㄣˊ)
愚蒙等消.(ㄩˊ)(ㄇㄥˊ)(ㄉㄥˇ)(ㄑㄧㄠˋ)
謂語助者,(ㄨㄟˋ)(ㄩˇ)(ㄓㄨˋ)(ㄓㄜˇ)
焉哉乎也.(ㄧㄢ)(ㄗㄞ)(ㄏㄨ)(ㄧㄝˇ)
(千字文終)  
 「千字文」是我國蒙學讀物中成書最早,流傳最廣的一種,作者是南朝梁代人周興嗣。                

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奴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與肩挑貿易,勿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多溫恤。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兄弟叔侄,須多分潤寡.長幼內外,宜法屬辭嚴。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計厚奩。
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勢力而凌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誌老成,急則可相依。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
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
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
讀書誌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守分安命,順時聽天。
為人若此,庶乎近焉。